大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美术教案1设计意图
影子天天伴随于我们的身边,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本节活动,就是以影子为表现载体的美术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影子造型的美与趣,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
2.能大胆使用颜料,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影子的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在活动室里悬挂一块大白布,将液晶投影灯投射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颜料,两张长条绘画纸,排笔若干;
3.音乐《梁祝》。
活动过程
1.赏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导人。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看影子造型舞。(教师在白布后随音乐翩翩起舞,并展示着各种美丽的造型,白布上婀娜多姿的身影不断呈现在幼儿的眼前)
(3)组织幼儿交流。(此时,白布上的影子造型定格不动)
师:你们刚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时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样?
幼1:今天看到的表演,我们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
幼2: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
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员做了不同的动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教师一边说一边手指白布上的影子,表演者在布后随着教师的话语摆出几个不同的造型,让幼儿感受影子的变化)
2.表演影子造型舞。
(1)第一排幼儿表演,第二排幼儿观看。(音乐结束,幼儿将自己的造型摆好)
师:你们想表演吗?
幼:想。
师: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小朋友做小演员,一组小朋友做小观众。小演员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各种漂亮的造型,小观众要仔细欣赏,看一看哪些造型漂亮?你最喜欢哪个影子造型?第一排的小朋友先上台,好吗?
(2)组织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个造型,为什么?
幼1:我喜欢这个造型,因为我觉得这个造型很美。
幼2:我喜欢这个像奥特曼的造型,因为我喜欢奥特曼。
幼3:我喜欢这个像蝴蝶一样的造型,因为我觉得蝴蝶很漂亮,这个造型也很漂亮……
(3)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4)第二排幼儿表演,第一排幼儿观看。
(5)组织幼儿交流,并问幼儿:你们喜欢哪个造型?
(6)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3.创作影子造型画。
(1)教师示范作画。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呢!我现在就把它画下来给你们看。
教师在绘画纸上快速地画影子的轮廓,一边画一边说:先画出影子的轮廓,然后将轮廓里用颜料刷满。画的时候,注意不要让颜料流淌下来,要保持画面的干净。
(2)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想把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画下来吗?(想)让我们一起动手吧!(幼儿开始自由作画)
4.评价影子造型画。
师:影子造型画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最喜欢画中的哪个影子造型?为什么?
幼1: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画得很美:
幼2: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这个影子造型是我摆的……
师:小朋友们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张贴到墙上,让爸爸妈妈来欣赏吧!
活动反思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倡导的“审美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优美、独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引入了一个美的世界。接着,教师满足了幼儿好表演、想表演的欲望,请幼儿分组表演、欣赏,使幼儿沉浸于自我表现、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创作的天地,他们创作了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在本节活动中紧紧地将音乐、舞蹈、美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幼儿感受到了影子造型的美与趣,获得了美的享受.也体验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师运用激趣性的语言引出了独特、美丽的影子舞,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将幼儿带人了一个美的世界。让幼儿在影子舞的欣赏中,不仅感知到了影子造型的美,还激发了他们参与表演的热情和兴趣。幼儿间的分组表演,满足了幼儿想表演的欲望。在相互观看表演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幼儿在表演和观看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为下面的创作影子造型画的活动做好铺垫。教师的快速作画不仅激发了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还为幼儿提供了恰当的作画方法。这是一幅长长的、非常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评价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个人的想法.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大班美术教案2活动目标:
1.能自主探索学习折小书包:看图示折、看步骤折、看成品折等。
2.学习中遇到困难能主动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3.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4.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功能。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折书包图示、折书包步骤演示、范例:书包。
2.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广告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书包
时间过得真快,再过2个月我们大班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将要告别幼儿园,成为一名能干的小学生。那小学生每天都要带什么上学呀?(讨论讲述)
(二)集体观察书包示意图
1.(出示范例小书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折书包,看看书包是怎么做的?说说要几个步骤才能成功?
2.你觉得哪个步骤看不懂的可以提问?谁能帮助他?
3.对难度大的.或幼儿实在看不懂的地方老师示范。
(三)介绍学习折纸的形式
1.提供有层次的材料:有折成功的作品书包若干、图示步骤图、有图示和分步折纸示意图。
2.让幼儿讨论说说哪一种形式学起来是最难?鼓励幼儿挑战有难度的进行学习。
(四)学习折纸书包
1. ……此处隐藏9198个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在纸上画一个圆点,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发挥想象,自由联想。
——小朋友可真厉害,可以把圆想成那么多东西,那除了圆形你还认识什么形状呢?你来画画,你觉得它像什么?今天这个小圆点要和小朋友做游戏,可是它觉得好孤单,它想请小朋友帮它画一些大小、形状不一样的图形和它做朋友。(黑色水彩笔)
——在开始绘画的时候我要播放一段魔法音乐,音乐停止,魔法就消失了,小朋友也要停下来哦!(幼儿自主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图形不能排队,大小形状要不同。
二.介绍绘画的第二种方式:线条。
1.教师示范蜗牛线的画法,并引发幼儿联想,并接下来引出线条。
——这么多图形一起玩,但是它们想和好朋友手拉手,我们一起用线条来帮帮它们!
教师先试着用线条连接图形,并强调要用轻轻柔柔的线条在纸上跳舞。
——小朋友也试着用轻柔的`线条把你们画的图形连起来:魔法音乐停止的时候小朋友也就要完成画画哦。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像什么。
三.出示大师作品。
——老师突然发现,小朋友的画很像一位大师的作品,让我们赶紧来看一看。(ppt)
引导语:有一位西班牙的大画家,他叫米罗,他非常喜欢看星星,还喜欢把星星画下来,他的这幅画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星空》,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星星们在快乐的跳着舞,月亮在旁边静静的欣赏着这一切,有一个人高高的举起双手,看着满天的星星,好像在和星星们说着悄悄话呢!小朋友,你们刚才的画是不是和米罗爷爷的星空很像呢?
——你们在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除了形状和线条,老师还看到了颜色,都有什么色?我们也像米罗爷爷一样用油画棒给自己的画涂上颜色吧!
1、引导幼儿从“点”出发,大师的作品。
2、引导幼儿从“颜色”出发,感受大师的作品。
3、引导幼儿从“线”出发,感受大师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让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合影吧!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我先从幼儿自主绘画点、再连接线,后欣赏大师作品,这三个环节设计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教师提供的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使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充分说明,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美学知识和规律的,这幅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打破了传统的先欣赏后绘画的方式,这时的孩子们充满了自信,从而大胆的绘画,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过去的评价作品往往是以“谁画的像范画?”“谁画的好?”这些标准来衡量画的好坏,它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而且也违背了指南的精神。而我这次的评价就本着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对作品的理解为出发点,如“我们的画好了?你都看到了什么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可以使孩子的思维更宽广、话题更拓展、思想更个性,显然,之后我听到了各种不同的答案。
大班美术教案14活动目标:
1、认识蔬菜的颜色并进行分类,同时认识蔬菜的菜名。
2、学习蜡笔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做到涂色均匀。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蜡笔、图画纸、各种蔬菜图片、示范画、各种蔬菜(实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图片,看看你们认不认识。
(1)出示蔬菜图片师:当你们见到她的时候如果认识她的就要喊出她的名字哦!
出示蔬菜(实物)师:今天老师请一些蔬菜宝宝来到我们教室呢,你们想见见他们吗?
幼:想师:这些蔬菜小朋友有没有见过,有没有吃过呢?
幼:有观察与演示。
请幼儿观察蔬菜的颜色,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红色的?还有些什么颜色呢?
(2)请小朋友说说这些菜新鲜不新鲜?为什么?
师幼总结:新鲜的菜水分多,颜色鲜艳。教师启发幼儿,说出涂色应该有一定的力度,着色均匀。
(3)教师示范,在画好的轮廓的.边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满涂浓,画上蔬菜宝宝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鲜的蔬菜。
小结: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小朋友都喜欢哪些蔬菜宝宝?
2、提出作画的创作要求。(播放轻音乐)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着色要均匀、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胆想象丰富画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的要点。
(1)画的蔬菜要大,画的品种要多。鼓励幼儿大胆画各种图像。
(2)画的蔬菜要新鲜,颜色涂满,涂浓。
二、结束部分幼儿互相欣赏各自作品,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蔬菜宝宝。
小结:蔬菜宝宝是我们的好朋友,同时她给我们带来很多营养,希望小朋友能爱她,她会让你的身体倍儿棒哦!
游戏:(蔬菜一家亲)六人一组胸带蔬菜图片,找一找相同的蔬菜宝宝,找到后并抱一抱,游戏结束。
大班美术教案15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并能用拓印、压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2、制作材料:白纸、颜料、铅笔、双面胶等。
3、CAI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二、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1、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2、观看CAI课件,欣赏、拓宽幼儿的思维。
三、幼儿制作叶子画。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掖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