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5-04 14:49:03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镜泊湖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提高自我读书能力。

教时: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根据第3自然段内容,制作景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写景的课文,今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镜泊湖的奇观。

二、学习第一段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镜泊湖的美丽景色,重点描述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

2、课文在开头就描写镜泊湖的奇观吗?

(课文在开头先讲述了镜泊湖形成的传说)

3、指名学生对照关键的词语复述镜泊湖形成的传说。

(住着、只要……便……、忌妒、争执)

4、镜泊湖形成的传说很是动听,当然这是神话,不是事实,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好镜,倒是事实。接着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去欣赏镜泊湖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找出中心句概括大意)

2、既然这一段有中心句,那它是怎样来写具体的呢?

3、出示文字投影,让学生摆放。

峭拔的山岩

自然朴实 清澈的湖水

缤纷的花树

镜泊湖景色 一望无际的林海

峰峦直插湖中如屏似壁 美不胜收

绮丽多变 峰峦退避三舍形成水湾

湖心石岛耸峙

湖中倒影奇幻

4、出示投影填空:

A.镜泊湖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的山岩,()的湖水,()的花树,()的.林海。

B.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有的直插湖中(),有的()形成水湾,湖心石岛(),湖中倒影(),真是()。

要求:A.轻声朗读,想想填空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想。

B.自己想象美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填空,写出镜泊湖的景色特点。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结这是静态描写。

四、学习第三、四段

1、看录像:瀑布(借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出示课后练习思考题,自学课文。(两组同学分别自学两个部分)

①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说说描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和讲瀑布从不结冰断流一句之间的关系。

②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形成地下森林这样的奇观是因为有哪几方面的条件?

(要求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并用心记住。等会儿老师作游客,你们作导游,看哪一组哪一位导游介绍得最好。)

3、指名学生上台作导游介绍吊水楼瀑布。(听众假设为爸爸和爷爷,要求介绍既能精炼,又能通俗易懂。)

(以下问题教师引导激疑或让学生质疑时相机导出)

听说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风景区的著名景点,那它有多少宽多少高啊?(宽大43米,高25米)你能不能跟什么比较一下,形象地说出来呢?

这样大的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很难想象,哦,这儿还有一幅图呢,确实少见,可惜没有声音,有了,我要请一位导游来把描述这幅图的一段话读出气势来。(指名读后再分组读,齐声读)

听说吊水楼瀑布地处北国,那儿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不是那儿的瀑布都结成冰了呢?这是为什么?

小结:你们这一组的导游介绍得很好,我代表其他游客谢谢你们的友好服务。

听说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地底下怎么能长出森林呢?

4、指名学生作导游介绍地下森林。(以下问题也是在引导中让学生或教师自己导出)

在火山口里能长出森林,我不太相信,火山口有多大,长几棵树木还差不多,最多也只能说是地下树林。(直径500米,深100米,7个火山口)

既然说是森林,里面的资源肯定丰富,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有树、药材、野生动物)

给你这么一介绍,我确实认为地下森林是一个奇观,不过,谷底阴暗潮湿,又照不到阳光,这一大片森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

刚才经过导游们的介绍,我们对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情况了解了许多,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以便在向别人介绍时内容更加具体。

5、学习质疑问难。

五、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动态美的。

六、总结延伸。

请同学们回顾以前所学的写景物的文章,找一找哪些语句、段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动静结合的美景,看谁举的例子多。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师选择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a、重点 ……此处隐藏2875个字……米技术”,以及纳米科技的广泛应用。

2、理解文章结构,能利用规律概括段落大意。

3、能收集相关资料,并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4、会用关联词来介绍一样物品。

5.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导学单:

1、这篇课文我已经读了()遍,自己认为读得(A.正确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组内伙伴评价:(A.正确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我已经会认读这些新词:

除臭技术、微观对象、纳米缓释技术、长度度量单位、这种大小的物质、纳米自清洁技术、碳纳米管、纳米管储氢气、纳米吸波材料、探测雷达波

3、我要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有?

4、读了课题《新奇的纳米技术》,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要与大家交流?

导学过程

基础部分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新奇的纳米技术》。

2、以前听说过“纳米技术”吗?“新奇”的意思?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新奇的.事物。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检查课文朗读。

出示课文中的科技术语和句子。先组内相互听读纠正,然后全班交流。

词语:除臭技术、微观对象、纳米缓释技术、长度度量单位、这种大小的物质、纳米自清洁技术、碳纳米管、纳米管储氢气、纳米吸波材料、探测雷达波。

句子:纳米技术就是与纳米尺度的微观对象打交道的先进技术。

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新学问。

2、自由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重点部分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呢?

2.品读句子,感受说明方法。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度量单位,非常非常小。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度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明白形象些?为什么?

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度量单位?

3、理解“顾名思义”的意思。

4、理解:纳米技术就是与纳米尺度的微观对象打交道的先进技术。

5、你觉得这句话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从文中用——划出。分析总分段式的特点。根据规律,找到3、4、5的总起句,说出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本段,从文中找一找,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的涂层、纳米领带、纳米彩旗)

2、细读这些例子,说说运用了纳米技术后,有哪些神奇的效果。

拓展部分

仿写片段: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

?纳米雨衣伞是雨伞与雨衣的结合体。纳米雨伞收伞有三折伞和直杆伞的收伞形态(简单说,收伞时有长短两种选择)。纳米雨衣可由纳米雨伞转变而成,纳米雨衣又不同于一般的雨衣,因为纳米雨衣可以保证从头到脚绝对不湿。因为纳米材料,所以这雨伞可以一甩即干,雨伞转变为雨衣后,这雨衣也只需穿戴着轻轻一跳也即可全干。

仔细观察使用图,看看纳米牙刷有什么特点?仿写一个片段。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简介邮票、激情引趣

①出示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用于寄信、文化交流、欣赏、

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②每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

事。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么发明的?

②学生自读课文。

a. 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读准字音。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评议。

③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方法。

④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质疑互答,合作学习

①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②提出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解决。

具体演示,促进理解

①老师提供几张纸,让学生撕下纸中的“邮票”。这样撕邮票有什么不便?

②同桌读课文2、3段,合作表演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看到的'情形。

③选几个学生上来,为他们提供纸、别针,让他们表演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充分了解阿切尔敏锐的观察能力。

④导读第4段,用直线勾画出阿切尔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写邮票打孔机作用的句子。

充分想像,感悟课文

①读第4段,启发想像:阿切尔会怎样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反复构思、画图、设计、制作、实验)

②再读课文,你认为阿切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总结课文:正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第二课时

小结所学,交流感受

①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集体解疑。

②通过读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想向阿切尔学什么呢?

③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

①找好朋友商议这篇课文应该怎么读,反复练读。

②指名朗读,适时评议。

③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我会认。(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

②我会写。

a. 认读要求写的字,口头组词。

b. 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要求写的字)的方法。(如:“力”字的第二笔不出头就是“刀”;“你”字去掉单人旁就是“尔”;“扔”字的提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仍”)

c. 重点指导“使”“整”“式”的笔顺。

③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作业

①完成“读读填填”

②组词。

刀( )尔( )更( )正( )

力( )你( )便( )整( )

拓展知识

①读“我知道”。

②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③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发明家

看:翻找求助想取刺拽

想:机器打孔

做:研究很快超出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